梵高、達利、畢加索……
之所以成為大師,
不是因為他們的繪畫技法多么的純熟,
而是因為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。
對于少兒美術來說,
想法同樣比技法重要的多。
What Is Children's Art 什么是少兒美術
孩子的畫,畫得像的不一定好,好得不一定像,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、體驗和想法的就是好作品。少兒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,但不是藝術精英教育。兒童大都有繪畫的潛能,并非少數兒童獨有的能力。因此,兒童不需要教他們怎么畫,而是要引導他們學會如何自己畫。
藝術這東西就這樣,你越是急于想找它,它越是不想見你。當你不急了,神情放松了亂涂亂抹時,它又悄悄地自己找上門來,孩子的畫更是如此。
About Ideas 關于“想法”
孩子在學習繪畫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,在美術班畫的都很漂亮,回到家就什么都畫不出來了。這主要在于我們家長在家教學時偏重于技法,而忽略了對孩子想法的培養。
我們所說的想法是想象力與創造力,它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感受、體驗與表達。這種東西每個孩子都會有,但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,它也很容易被我們弄丟。
我經常會讓家長做一個體驗,給你一個主題,你來畫一幅畫,沒有任何要求,你來試一下,結果會如何?很多人會說:我沒有學過、我不會畫,其實,我們真正缺少的是想法。
想法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與感受,優秀的想法必定要先有開闊的眼界,但見的多并不一定會帶來奇思妙想,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力。同一事物,在不同人眼中差異是很大的,因為我們的角度、興趣點以及觀察的方法是不同的。從繪畫角度來講,我們要培養孩子多去觀察生活中人與物的特征、色彩以及盡可能多的細節,讓他們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,這是把我們所看到的轉換成畫面語言的基礎。
有了基礎,我們還要讓孩子知道如何去表達。首先是鼓勵孩子放開,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所看所想,一開始就“教”,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敢畫。其次,還要引導、啟發,讓想法保持獨立性的同時更加發散與豐富,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,并且在關鍵點上給予他們一些必要的幫助。
想法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,并不像技法那樣立竿見影。家長通常對兒童學畫的想法有點像圍城,看著自己的孩子畫得很仔細,很認真,卻很羨慕畫畫潑辣奔放的。大膽涂抹表現的孩子家長又羨慕畫得很穩、很細的孩子。其實,藝術欣賞是講究多樣的。要緊的不是“取長補短”,而是設法怎么和別的小朋友畫得不一樣。這種不一樣是建立在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基礎之上的,這也是我們美術教育的核心。
About Techniques 關于“技法”
我們在強調“想法”的同時,并不意味著要否定“技法”。“想法”讓我們做的不一樣,“技法”讓我們做的更好。
我們所講的技法,并不是狹義的點線面的組合、遮擋關系、透視原理、明暗處理……,而是更為廣義的讓孩子了解各種美及美的構成規律,引發孩子自己對美的聯想和創造。技法應該是一種多元智能的“法”,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不斷完善的“法”。
“想法”的表達是我們美術繪畫的核心,技法是對我們“想法”的包裝與展示。少兒繪畫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小畫家,而是通過繪畫開拓思維,讓孩子多一個角度看世界。孩子12歲之前是培養想法的黃金時期,所以請不要太在意孩子畫的像不像、好不好看,而是要關注孩子的畫有沒有自己的想法!